学校首页

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介绍

2025-07-02     点击: 173

一、办学历史

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始建于1975年,开始招收体育教育2年制专科生,1977年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2007年招收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2016年招收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科体育);2019年招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2021年招收体育教育专业公费师范生,2024年通过国家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获批校级一流专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培养体育本科和硕士人才的单位之一,体育教育专业历经50年的建设发展,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区域需求,不断拓宽专业基础,形成了“守边疆、品德优、基础厚、能力强”的特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体系注重知识结构的多样化、路径发展多元化、素质培养专业化,累计培养4300多名专业人才,已成为内蒙古体育教育领域的核心人才培养基地。

图片1.jpg

二、专业优势

1.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占比达68.75%;博士5人,1人进入博士后流动站,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实现100%全覆盖,其中9名教师具备国外留学及公派访学经历。团队拥有行业权威教师,包含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专家1人。近年来,教师团队在科研领域成果斐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级项目20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项及诸多著作和论文,凭借丰富的学术成果与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学与学术指导。

2.教学设施完善:学院场馆资源在自治区处于领先水平,室内外运动场馆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其中,奥体中心综合馆、体育场、多个标准田径场、篮球馆、投掷场及众多室外球类场地等设施一应俱全,能够满足教学、训练、竞赛等多元需求,为学生搭建了优质的实践平台。

图片2.jpg

   3.民族体育特色鲜明:专业立足地域文化优势,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草原三艺”(赛马、射箭、搏克项目)与通辽市库伦旗民族传统文化项目“安代舞”作为特色融入课程体系。2015年,在自治区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千人安代健身操团体表演震撼亮相,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经典案例;20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大运会中凭借扎实的教学成果,蝉联搏克团体冠军。通过志愿服务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送进中小学校园,以实践传承民族体育文化,让民族体育焕发新活力。

图片3.jpg

三、专业定位

体育教育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对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为国家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教育事业培养兼具高尚品德与扎实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助力区域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4.jpg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内蒙古东部,面向全区,培养深厚爱国情怀、良好师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热爱体育教育事业,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和弘扬体育精神的意识,具有扎实的体育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体育教学、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组织运动竞赛,能从事体育教学资源开发与设计、学校体育管理、体育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学体育骨干教师。

图片5.jpg

图片6.jpg


五、核心课程

1.专业理论课程:体育概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健康教育学等。

2.专业实践课程: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适能。

图片7.jpg

六、就业创业

毕业生就业路径多元且前景广阔,既能在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等教育机构深耕体育教育领域,承担体育教学、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及策划运动竞赛等工作;也可投身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体育社会团体、健身俱乐部等单位从事体育管理、专业指导与服务等工作;还可以在体育培训、体育赛事策划、体育用品销售等领域开拓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七、学科竞赛

在各类学科竞赛中,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屡创佳绩,展现出强劲的专业实力与竞技水平。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运动会等重要赛事中,学生在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等多个项目成绩优异,近两年累计斩获8次冠军,其他靠前名次多次。其中,在2023年自治区第十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中,荣获超级组团体总分第二名、校园组团体总分第三名,2019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刘慧敏更以破记录的实力,刷新自治区100米栏赛事纪录。2024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中荣获团体三等奖。这些优异成绩,不仅彰显了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竞技水平,也是专业教学与训练成果的有力印证。

图片8.jpg

图片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