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介绍

2025-07-02     点击: 111

一、办学历史

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于2014年创办,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在该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空白。依托学校深厚的民族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始终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强化内涵”的发展思路,秉承“文武兼备、文武并重”的教育理念,形成“厚基础、高技能、善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专业优势

1.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博士1人,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91.7%。团队中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人1人,内蒙古自治区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人。近年内,教师团队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内蒙古社会科工程等省级项目7项;省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30余篇。

2.教学设施完善:学院配备一流的教学设施,室内外运动场馆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包括奥体中心综合馆、多个标准田径场、篮球馆、投掷场以及众多室外球类场地。其中,武术馆、搏克馆、射箭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训练空间,满足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与训练需求。

3.专业特色鲜明:推动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水平与职业实操能力,构建“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路径。

三、专业定位

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强化内涵”的学科发展思路,发挥区域办学优势,服务内蒙古面向全国,厚植师生传承与传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使命和情怀,吸引优秀生源,为自治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培养人才。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内蒙古东部,服务内蒙古面向全国,致力于繁荣发展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具有传承与传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使命和情怀;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拥有深厚中华民族文化底蕴与国际视野,能够在相关领域从事武术教练员、武术裁判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养生健身指导员等工作,传承创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五、核心课程

1.专业理论课程:开设中国武术导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传统养生理论、运动训练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科研方法等课程

2.专业实践课程:开设武术套路、散打、中国式摔跤等专项理论与技术课程,结合田径、体操教学理论与实践内容,强化学生专项运动技能。

六、就业创业

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丰富,可在中小学担任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师,助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在武术馆校、体育培训机构担任专业教练,开展系统化教学与训练;在体育管理部门、体育赛事组织单位负责赛事策划、组织执行及裁判工作;在健身俱乐部担任体育养生健身指导员,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也可自主创立武术培训工作室、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策划公司等创业项目,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领域实现自身价值。

七、学科竞赛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成绩斐然。2023年,在全国大学生中国式摔跤锦标赛中斩获获3枚金牌、2枚铜牌;同年,在全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中,夺得男子鹰爪拳第二名;蝉联内蒙古自治区大学生运动会超级组搏克、武术团体冠军。通过参与竞赛,学生有效提升了竞技水平与专业技能,充分展示了专业教学的卓越成果,为学校和本专业赢得了荣誉。

图片12.jpg

图片13.jpg

图片14.jpg

图片15.jpg

图片16.jpg

图片17.jpg

图片18.jpg